曾看宏观买股票、买比特币,经历08年大牛市的我终于走上大道…
<一> 我的摸门之路
2007年,刚大学毕业一年不到的我,在睡后收入的感召下,就跳入了股市。在那个激动人心的大牛市过后,亏的爹妈不认。
老唐说,亏钱要趁早,反正年轻时也没多少钱,但那种肉疼的感觉是一样的,这比人到中年再亏掉大部分要强。这么一看,我也有幸运面。
那个时候跟大多数人一样,技术分析,跟买各种网络大v的事情都干过,比如大名鼎鼎的林园,可是抄林园作业并没有让我赚到钱,他一直提的茅台五粮液、上海机场我没去拿着,反而拿着黄山旅游,福建高速等公司。
2008年,一直下跌,就退出来了,后来几年离开了股市.
2013年,我做了几年电商,赚了点钱,又杀进了股市,那个时候买茅台,我心中的价值投资的火苗已经开始觉醒,茅台正好因为塑化剂危机和反三公消费,不过那个时候依然没有完整的学习价值投资理念,在220买入茅台后,茅台价格继续下探,我也实在顶不住,180左右浮亏几十万出局了。
接下来几年,又离开了股市。
2016年,又进入了股市。从入市到这一刻,9年多,中间一直关注一个网络大V时寒冰,应该也有不少人知道他吧。他的投资方法总结就是,依据宏观经济来做趋势投资。
时寒冰的方法,算是我研究最多的,但是各种大棋局,大趋势,我总是感觉没法深刻的理解,从中东战争到美国的加息周期,各种地缘政治,国际金融局势,全球视野,利益分析法,国内各种政策新闻解读,一通高大上的操作下来,我除了吹牛有了资本以外,钱包却更穷了。
中间几年,我还听《货币战争》作者宋鸿兵的做法投资过实物贵金属,100倍的杠杆炒过外汇,买过美元,干过比特币,无一例外,都是亏钱,我简直就是一部金融亏钱史。
2016年底再次离开股市。
2017年,看多了各种宏观经济分析和预测,我相信了一种对宏-观jing ji悲观的论述,甚至2017年我润到了国外,跑到了欧洲生活了两年。。。
2017年继续在学习各种东西,偶然的一次机会,让我听到了巴菲特价值投资理念的一个音频专题。巴菲特的大名我当然早就听过,但都是零零散散,居然没有想到去看书,身边和网络上充斥着中国不适合做价值投资的声音,加上2008年牛市的灰飞烟灭,很多人做价值投资都成了个笑话,所以,我对价值投资的看法,也是觉得不太适合普通人,巴菲特的事情我们干不了。
但这个音频,激发了我强烈的兴趣,从巴菲特最早的拣烟蒂,到后面的买优秀公司,还有巴菲特对浮存金的使用,里面贯穿这他的投资理念和实践,这些东西,我居然都能听懂!
我立马在kindle上,搜索所有书名带巴菲特的书,一口气看了几十本,也包括芒格等人的相关书籍。
2018年10月后,我开了个美股账户,开始投资美股。年底开始买入苹果,后来苹果一路下跌,我一路买,最高买到了40%仓位,才个把月,在苹果公司的回购下,苹果的股价一路雄起,几年的时间,苹果带来几倍的回报,让我尝到了甜头,我也继续深化我的价值投资实践。
偶然一天,在一个微信群看到了老唐的文章,慢慢发现这个人实力非常了得,后面把他的书都买来看了一遍,把他的旧文也几乎都刨了一遍,一些公司比如茅台洋河,我把里面的很多数据,逻辑,都用文档摘抄下来,仔细思考,加深印象,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彻底搞明白了让我曾经亏钱的茅台的投资逻辑,也学到了很多投资实践的方法。
回首我过去走过的这么多弯路,不得不感慨,价值投资太难了,这个难并不是价值投资本身有多么难理解,而是要摸到价值投资的门太难了。
人性就是喜欢短平快,所以我们很容易被那些预测未来的神棍们吸引,也容易被技术分析所吸引,市场上充斥着各种关于价值投资的谬论和噪音,一次投入失败,很多年爬不起来,不愿意再接触和探索真理,从此与大道擦肩而过,确实可惜。价值投资的难,源于慢慢变富这个事情,跟我们基因的出厂设定是相对抗的。
实话说,老唐并没有发明价值投资的新理念,他的所有思想都来自巴菲特,但是他在他出版的基本书里,把普通投资者常见的困惑,问题,还有一些极易走弯路的事情上,都做了强劲的解释和论证,大大降低了你走弯路的可能。
后面还配有他独家的投资实战案例,真金白银的向你展示思考过程和呆坐赚钱过程,这些都是极有价值的思考和认知。
我上面这些历程里遇过的坑,比如投资贵金属外汇比特币,上杠杆,看宏观分析来投资等等,这些所有的弯路,在这本《价投实战手册》里,都有讲述,可以说如果早10年遇到这本书,我该少走多少弯路,少浪费多少本金,少浪费多少宝贵的时间?
接下来,就是从老唐这里学到的一些投资实践。
<二> 三条底层原理
1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
这条已经无需赘述,太多朋友已经听过。一旦真正理解,公司赚的钱就是你股东的,注意力自然的会转移到公司身上,而不是一直盯着市场。
这里需要问自己几个最基础的问题:
公司的利润不分红怎么办?
公司的利润不全分给你怎么办?
搞明白了,价值投资就入门了,老唐在书中有大量的篇幅论述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你无需接盘者,甚至无需公司上市,更甚至你买后公司一直继续跌,你都会变得暴富。
2 未来是不确定的,我们需要概率思维
受牛顿经典力学影响,我们很多人是钟表世界观,只要知道初始值,我们就可以预测未来,其实是大错特错的。李录说未来是不可以预测的,但是投资就是要预测一个公司的未来,所以,本质上,对未来的预测是一个概率。
在《价投实战手册》222页里,老唐写道:市场变化很难预测,其发展存在很多偶然性;
223页:投资的关键是理性,是逻辑,是事前尽可能多思考各种可能,并在确定性和赔率之间,作出符合自己性格特点的选择;
163页:这属于举着火把穿越火药库的游戏,即使安然无恙也无法改变此人是个蠢货的事实;
125页:这些企业如同棒球一个一个飞过来,而巴菲特和芒格则手持球棍,永远等待球进入①和②的甜蜜区才出手:①买入,②卖出,其他的一律放过。它从来不会因为你没有行动而惩罚你,你有绝对权力只在最有把握的时候才出手击球。
很显然,老唐是个有概率思维的投资者。
如果理解了概率,就可以理解价值投资的一系列经典概念。我们要投自己了解的公司,这样概率才高,所以有了能力圈理论,我们对一家新公司,不管经过了多少研究,总还是有可能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因素,或者没有往我们想的概率可能走,所以,我们要有安全边际,增大我们取胜的概率,也要有仓位限制,而不是单吊某一只。
同时,任何生意,只要利润丰厚,就会吸引来竞争,所以,我们需要挑选有护城河的生意,对手看到你赚的盆满钵满,却无法攻城,有护城河的公司,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也就是经济商誉来源的地方,也是ROE显著高于普通公司的原因。
假想一下,一个公司必须有强护城河(类似腾讯茅台),你已经做了深刻调查明白了他们的竞争力(能力圈内),市场出现了一些宏观因素,导致这些公司跌倒了变态的13倍PE(有足够安全边际),你又只拿出自己全部资金的25%买入这个公司,同时其他的仓位都遵循这样的谨慎原则,那么做为一个整体的组合而言,你失败的概率有多高呢?
假设你按照这样的标准买了4只,都是25%仓位,每个标的成功的概率都是95%,那么4只全部失败的概率是万分之0.06,可以说,作为一个组合,失败的概率是无限接近于0的。
概率把能力圈,护城河,仓位,安全边际等经典理论都联系起来了,高手都有一颗概率脑。
3 市场先生
市场先生是一个非常大的干扰因素,需要彻底理解市场先生的出价只可利用,不可预测,到了这一步,我感觉就很难亏钱了。
老唐这本《价值投资实战手册》第二辑,就是按照巴菲特说过讲价投的框架来讲述的:一个就是如何面对波动,第二个就是如何给企业估值。
<三> 从书中学到的具体点
拿到这本实战手册第二辑的时候,我发现里面相比第一辑,所有的案例都更新了,即使茅台还是那个茅台,但进来的全部是新文章,还有这两年触发卖点卖出的记录和思考。
这说明,第一辑依然值得单独购买!我到现在都记得我当时阅读第一辑的时候,那种获得感,即使里面有很多浅印象的案例,但这些相对竞争力没那么强的公司,让我更加明白了好公司的珍贵之处,如果你亲自按顺序翻看A股的公司,你就会发现,其实平庸的公司才是主流。
还有老唐以雅戈尔为例全部还原他怎么研究一个公司的过程,这个案例我也极其受益,同时开ipad,电脑,和一个本子来记录,这些细节都可以让一个新手受益良多,我现在也是这么研究一家新公司和看财报的。
老唐除了书中那些案例,公众号的那些排除了的案例,我也看了不少,比如白云山,晨鸣纸业,粤高速等等,强烈建议你有精力的话,不要限于老唐已出版的书,那些案例都极具价值。
新书里的案例,我都实时的看过了,所以新鲜感反而不如第一本,但这并不是第二辑没有价值的意思,对于没有实时看过这些文章的人来说,第一次看这些文字和案例,信息量会非常大,冲击感会非常强。
我尝试对着书回忆一下,我当时第一次接触到这些文字的感受,和学到的一些点吧,还有网络上大家都总结过的,我就不加入进来了,尽量有点新鲜的个人感受
1 老唐对数据的处理和加工能力
老唐对很多数据的加工从而得到认知和规律的方式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比如对洋河各个季度的经营数据总结得到洋河第一个季度的营收常常占整年49%左右的认知,从而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用第一季度的数据提前预估整年利润数据。
还有,一直统计和观察茅台基酒产量和实际销量的比值,发现茅台公司已经连续一段时间把出厂量占比4年前产量的比例到了85%,比之前75%的数量有所提高,老唐根据对茅台酒库存储能力的数据对照分析,得出是公司管理层刻意不再存储更多老酒,而这必然提高了投放市场的可销售量,那么这必然要提高未来的盈利能力和估值。这个认知带来的就是真金白银的回报!
这些分析过程给我的启发是巨大的。
同样的数据摆在面前,不同的人分析和处理不同,会得到完全不同的认知,得到的这个认知才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而通过挖掘数据,一定是一个来源之一。
老唐不仅挖掘和分析很多数据,他还在大脑记忆了很多数据,对他能力圈的公司,很多数据信手拈来,比如茅台的净利率,少数股东大概占整体利润的比例,增值税的比例。
有了这些数据存储,在一个新的新闻、季报出来的时候,老唐可以非常快速的估算利润或者知道某个新闻影响的大小,巴菲特也是如此,对数据非常熟悉,这也给我们一个启示,一个公司熟悉之后,这些数据要想办法记忆下来,最好是记住一些比例,当然,我相信老唐也不是刻意去记忆,纯粹思考和用多了,烂熟于心了。
从这些分析里得到启发,我在看亚马逊的过程,也记住了一些数据,比如亚马逊美国站营收是2000多亿美金,德国站是十分之一多有点,英国站是大概十分之一,还有云计算一年的营收大概是600多亿美元。
有了这些数据,在分析阿里巴巴的云计算的时候,很自然的就会和亚马逊的云计算体量进行对比,当你能对同行很多公司的数据脱口而出的时候,处理和分析的速度就会远远快于别人,而且得出认知的深度也远远高于普通人。
老唐的新书里,充斥着很多的数据和计算,还有这些数据得到的认知,关键是认知,也是很多人说到的定性,但是定性的过程也非常重要。
老唐分析数据的很多方法都值得仔细研究和归纳,比如我总结老唐有个数据分析方法,那就是「具微法」,也就是能具体分析到一个微小的个体的数据,就可以直接计算出来。如果是一瓶茅台酒,你可以根据出厂价969计算出来每瓶的税收是多少,成本是多少。
老唐在分析雅戈尔的时候,公司提到旗下有多少家店,产生了多少营收,老唐的做法是马上计算出来平均每家店铺每年的营收是多少,每家店平均盈利多少,立马就得到了这是个苦逼生意的认知,因为平均到每家店的盈利很少。
在分析美团的时候,也这样具体到每单外卖配送成本多少,每单利润多少,这样就会有非常直观的感知。
你看,这些数据思维加工的方法老唐并没有说那么细,但是有心之人可以在他展示的过程中,亲自去计算,然后总结和归纳,从而就把他的方法都彻底学到手。
2 老唐向你展示什么叫作能力圈。
我们在了解到能力圈这个概念之后,新手在分析一个公司后往往容易以为自己懂了,而容易走到圈外。
李录说,了解一个公司,就要了解方方面面的细节,而且是饶有趣味的,因为你已经是所有者。
老唐对这些公司的案例展示了,什么叫能力圈。比如拿白酒举例,我认为白酒的这几个公司是老唐能力圈的最中心。
茅台的股权结构是什么样的,大股东是谁,大股东占多少股份,有几个生产基地,下面有哪些酒的品牌,茅台每年的产能是多少,茅台前几大经销商大概拿走多少货,其中大股东自己拿走多少,几个生产基地在地图上的具体位置在哪里,他们之间相隔多少,一顿白酒对应多少瓶茅台,历史提价情况是怎么样的,提价幅度如何,当下有多久没有提价了,预计今年茅台归母净利润是多少,系列酒的那几个品牌大概都是多少营收体量,茅台的税收具体有多少种,各个大概都是多少比例……
我在自己对照他的资料梳理茅台的时候,经常叹为观止,他这些数据,从年报,季报,股东大会,还有公司相关的自媒体公众号,行业新闻,联谊大会等等刨出来,还有他各种犄角旮旯找到的书翻到的数据,据老唐称,他的很多数据和资料,都是百度搜不出来的。
我猜,老唐有个文件夹,按公司分门别类记录了很多他收集的数据和资料,作为他的大脑外挂。
李录说,价值投资者要把自己变成一个侦探,看到老唐的详实案例,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更深刻了。
老唐曾经得意地展示,如何根据一个读者简短的回复,推断出他是上的哪所大学,并称其实投资分析的过程,跟这个差不多,都是根据信息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推理。所以老唐对公司的分析里,有大量新鲜的认知,比如对洋河投资理财能力的梳理,我一一对照过,有一些他会找到这些被投的公司网站,找到这家公司的营业额和粗略经营数据,从而对这家公司大体的估值。
对洋河为什么只把当年60%利润拿出来分红,老唐认为是为了避免当年改制之前的老头老太们嫉妒不满去闹事,管理层不得已而为之,结果还被逼的发展出来了投资能力。
总之,老唐的文字里有这大量他的独家认知,你在别的地方看不到的独家认知。
我从这些过程里得到巨大启发,我也会去实践和深挖很多信息和细节,比如我对洋河旗下品牌贵酒和双沟的深挖,他的营收大概的情况,盈利能力,现在的产品,品牌宣传进展,几个生产基地等等,还甚至会在google地图上对他们的生产基地进行一番考察,以求能产生一些新鲜的独家认知。
而且这个过程非常有意思,我强烈建议你也把自己变成一个侦探。
3 数据和信息的质量
老唐所有用来推理的原始信息,都经过了验证,可信的信息才会用来做决策分析使用。很多研报上的数据,他都经过交叉验证,比如曾经券商研报统计的腾讯投资的公司的公允市值,老唐会在验证之后,得出这个数据基本可信的结论,才会用到后面进一步的分析和推理。
如果数据和信息的源头就不牢靠,利用这些信息推理出来的结论,肯定就没法用了,所以老唐对数据的使用体现在首先在源头上把关,尽量一手信息和交叉验证。
无独有偶,正好这阵子读的一本书《巴菲特的CEO们》提到,GEICO的投资经理辛普森有一个小规模的团队帮他过滤噪声、提出正确的问题并核查每个重要数据。
看到没有,顶尖高手都是非常重视数据和信息的质量的,巴菲特同样如此,老唐的文字里,到处都有这种严谨性,我们要慢慢体会这些细节。
4 大量的知识储备
有时候我们想半天的东西,他都是信手拈来,比如在福寿园这个案例里,老唐在民政部网站得到《中国民政统计年鉴》的数据,来查看一些宏观的火化和公墓安葬的数据,最后得到行业整体可能因数量+价格,合计带来年化约8.8%的整体增长。
所以,我们在看这些案例的时候,就可以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在研究这些的时候,会不会想到查国家的一些宏观数据,这可能就涉及到对政府部门的了解,也知道哪些数据去哪里查询,这都可以做出总结,让自己的背景知识越来越丰富。
不知道不觉写了超过6000字,只能打住,对于老唐的投资方法,我还有很多观察可分享,关注我,以后再慢慢分享。:)